在当今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未授权销售的盗版店铺层出不穷,给品牌方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品牌方在面对这些未授权销售时,需要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才算侵犯商标权,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今天就来教大家最简单的举报方法,及商标权的认定准则。
未经授权销售行为是指在未经品牌方授权的情况下,销售与品牌方注册商标相同的商品或者使用与品牌方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品牌方的商标专用权,是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未经授权销售行为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之一。对于这种行为,品牌方可以通过投诉、举报、起诉等方式进行维权。电商平台在接到品牌方的投诉后,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如删除侵权商品链接、封禁侵权账号等。对于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电商平台还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要求对其进行查处。
品牌方可以在发现未授权销售行为时,第一时间向电商平台进行举报。电商平台通常设有专门的投诉举报通道,品牌方可以通过该通道提交举报材料。平台在接到举报后,会进行审核,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一般来说,电商平台都有专业的客服人员。只要证据充分,受理期限很快,违规处罚也很严厉。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停店、赔偿等;
知识产权平台是专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机构,品牌方可以向这些机构进行投诉。知识产权平台将根据品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核,一旦确认侵权行为,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删除侵权商品链接、封禁侵权账号等。对于商标侵权,我们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网进行投诉,投诉受理后,店铺将被平台下架并进行处罚;
在电商平台和知识产权平台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品牌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品牌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者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法院将根据品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一旦确认侵权行为,将判决侵权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品牌方在进行商标权投诉前,需要确保自己拥有合法的商标权。如果品牌方的商标权存在争议或者已经失效,那么投诉很可能会被驳回。
品牌方在进行商标权投诉时,需要收集充足的证据,包括商标注册证、侵权商品图片、销售记录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侵权行为确实存在,并且给品牌方带来了损失。
品牌方在投诉未授权销售行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投诉渠道。不同的渠道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和流程,品牌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投诉过程中,品牌方需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激化矛盾。在面对电商平台或者侵权者的回应时,品牌方需要理性分析,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